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桃園地景節 6件事大揭祕
Sep 14th 2014, 06:49

本報訊

桃園地景藝術節落幕,11天活動吸引200多萬人潮,除了霍夫曼「月兔」作品外,天候絕佳與數千位無名英雄投入,共同創造夏日小確幸。

台灣很少有舉辦兩年就成功打響知名度的活動,「桃園地景藝術節」就是其中一例。中央社記者專訪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長張壯謀,談到除了活動以外,大家有興趣想知道的6件事。

1、當初桃園縣舉辦「地景藝術節」的發想點?張壯謀說,受到日籍藝術家北川富朗投入地景藝術,舉辦「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三年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影響,認為桃園也應該尋找令人感動的土地氛圍。

張壯謀表示,希望透過地方社區參與,於是與文化局同仁一起發想有什麼可以透過藝文方式,結合地景藝術,喚起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從2013年地景藝術節,選擇以「陂塘文化」為主題的新屋鄉,到2014年以「黑貓中隊」概念的海軍桃園基地,都是同樣概念。

2、兩屆地景藝術節的活動預算多少?張壯謀指出,2013年首屆地景藝術節,原本希望讓參觀者漫步到鄉間小道,但因為人潮湧現,陸續增加交通動線、義工人員、場地變動等額外追加開銷,整體經費達新台幣5000多萬元。

2014年的地景藝術節在海軍基地舉行,由於交通與相關設備相對完備,未再額外增加其他預算,整體活動經費為3700多萬元。

3、明年是否有計畫舉辦第3屆地景藝術節,新的地景場景是否難尋?是否有新規劃?張壯謀表示,身為政務官,無法知道明年是否繼續在相同職務上,無法預先提出明年新規劃。

他說,文化傳承非常重要,文化藝術不能以有「多少人參觀,創造多少經濟產值」衡量論斷,「藝術沒有體驗,就無法感動」,每個參觀者在參與後,在內心產生發酵,文化活動就是是一種「觀念促銷」。

「不斷找尋新景點,舉辦地景藝術節」的觀念不一定正確,張壯謀表示,如果桃園海軍基地明年還存在,仍是可以選擇場地之一。至於天氣部分,是否同樣在九月舉行,則要考慮當地環境、氣候,入秋過後的強烈東北季風,都是考量重點。

4、誰幫了地景節活動?是否有需要改進地方?張壯謀認為,每次活動都有需要改進之處,也沒有「百分百的完美」,除了感謝縣長吳志揚大力支持外,也要謝謝包括各局處的支援,與所有志工、義工團隊的幫忙,沒有數千名無名英雄,創造不出這次展出。

「感謝老天爺的幫忙」,能在無雨、無颱風的狀況下讓活動進行,從活動前炙熱的天氣,到活動期間轉為微風徐徐的天候環境,張壯謀說,「心存善念,讓藝術活動的目的達到了」。

5、兩屆地景藝術節的盛名,是否造成續辦的壓力?張壯謀表示,地景藝術節不是辦促銷活動,而是文化藝術,辦活動壓力一定會有,隨著活動進行後,工作人員不斷努力進行,不斷解決問題,並且看到每位觀賞者的笑容、專注的神情,壓力就會逐漸釋放,「文化局的人就是這麼可愛」。

6、明年是否還有霍夫曼的作品?張壯謀說,霍夫曼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但屆時要看藝術經紀公司所提的招標案決定,霍夫曼也許是「選擇之一」,但還要考慮到明年的時空環境,或許有新議題。例如今年結合中秋假期,讓「月兔」作品深受喜愛。

2013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前,文化局早在霍夫曼尚未聲名大噪前早已邀展,沒想到去年霍夫曼走紅,熱浪襲捲歐洲、香港,也讓桃園地景藝術節水漲船高,成為有力宣傳賣點。(中央社)

關鍵字: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wdemw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